不歸路

星期四 雨後夜

晨起上班,在電腦熒幕看到這張照片,震撼。

一條通往燈塔的路,在往上爬的時候,就知道得按來時路回頭,以前的自己會義不容辭,非攻頂不可,卻不知攻頂的目的何在?

如今的自己理解了緣起法,心態則變成可以上去高處看看很好,若不到燈塔也很好。若有因緣抵達燈塔的話,又會有屆時的因緣。

學佛路是一條必經之路,期望累劫都能走在這條不歸路上,累積善法的習慣,練習離苦得樂的方法。

有感的照片
发表在 Buddhism | 留下评论

慣性

星期三 雨後的熱夜

今天恍然發現,自己的慣性就是跌入憂鬱的圈套,後患就是捏造一推妄想,然後開始懷疑自己,越發產生莫名的恐懼、沒信心。

早上有因緣請示常乘法師有關念佛與煩惱同在,兩者同時在鏡中投射,一般都是煩惱心戰勝佛號的。法師回應說這是我們的選擇,要不斷地練習到佛號可以取代煩惱。法師也分享印光大師的十念記佛號,佛號清楚而且可以記得是十念中的哪一念?

又問:打坐時念佛與身體的覺受,應該注重哪個?法師說時刻都要做“身心是否用最少力量”的觀察與覺照的練習。法師分享去年水陸法會擔任新執事,由於求好心切,結果身心緊繃而反效果。

簡短的問答與分享中,我覺得自己的憂鬱源自於法師所說的求好心切,事情不如預期的時候(深層一點就是害怕失去),就會胡思亂想,然後深陷其中。慣性環環相扣,其力量無比。寫這篇文的前奏,我還在憂鬱的循環裡,寫著寫著,一方面看清實相,一方面轉移視線。真的是:世間本無事,傭人自擾之。

回歸小孩的時代,累了吃個棒棒糖吧!要不然看場電影或讀本書。

但願培養歸零的慣性
发表在 Buddhism | 留下评论

星期五 陰天

馬來西亞盛行的一個活動,稱年度漢字,主要讓大家投選一個漢字,來代表一整年的心情感受。對於這個活動,我偶爾會關注,卻從來沒參與。

在紛擾的生活中,突然安排上一個4天3夜的學佛營,非常難能可貴。營隊的課程是以阿含經學習自我療癒,還有好玩的活動、行門的功課,加上放鬆的心情,讓我帶走了珍貴的收穫。

離營後,腦海中一直浮現一個漢字:患。這個字可以連貫的都是較為負面的詞:患得患失、禍患。八小時的阿含經課程分成四個觀念:首個觀念是如實面對自己五蘊的集滅味患離,接著認識情緒或煩惱,再來是無我的觀念,最後是四念處的安心方法。

第一個觀念最為震撼,本來無法體驗身心一直慣性地複製著習氣,無止盡的輪迴。這次接觸到五蘊寂滅味患離的概念,佛陀解釋我們身心很微細的五蘊的運作。經組員的分享,才恍然明白身心的不自在的原因,莫過於被自己的慣性套著,欲罷不能。

從原本的不自覺,透過營隊密集的熏習,加上同參道友的經驗分享,逐漸察覺到自己的慣性。最顯著的莫過於瞋心反應,尤其是在某些語言的刺激後。另外,也發現自己對別人的期待,不如願後的情緒反應;這兩個慣性導致自己非常痛苦,也造成週而復始的禍患,過後還要消費時間在懊悔。

曾經的自己,一半時間在造作,一半時間在懊惱。原以為把外在生活簡化一點,就可以擺脫這個輪迴。殊不知,原來心理上也一直重複著同樣的矛盾。如今,瞭解到禍患的起源,就該聰明一點看清它,遠離它。

這個患,非常有共鳴。但願往後的日子,不再落入跌宕起伏的陷阱裡。這是我對自己的承諾。

原來一直在習氣中輪迴而不自覺
发表在 Buddhism | 留下评论

Holiday mood is on

星期三 晴夜

傍晚突然飄來烏雲,下雨讓我名正言順地去接軒兒放學。今天下決心讓軒兒在1月份,正式踏入1年紀的適應期,並向兩所學校交代清楚。

這個星期放假後,約10天的時間軒兒即將開啟新頁。

怎能不抓緊放假的黃金期呢?我的黃金期調養期也是。近期不斷地努力運動,惡補營養資訊,好好地調養身心靈,盡量吃得下,睡得著,笑得出。

基本上平時很少有機會和軒兒玩在一起,如今感恩身體給力,更該好好把握假期,珍惜每個一期一會,創造滿滿的回憶!

陪伴,是最平凡的幸福。
发表在 Diary | 留下评论

告別不捨

星期三 晴天

軒兒要離開曇華兒童樂園,我的不捨,與其說是學校與老師們,也許更多的是那一去不回的學齡前的點滴。我想:軒兒也許迫不及待想長大。

紫藤老板林福南菩薩往生,看到一些文藝界的名氣人為他寫悼文。從大家寫的文字,我看到了一位我想學習的正人,希望有他的增上意樂。文藝界還為他在告別式上演藝,冒出了林老板的“活該活”,繼程法師巧妙地接上“死該死”。

跟紫藤若牽強要扯上關係,就是最愛吃茶葉蛋和南瓜豆腐。為這位素未謀面的菩薩誦一部阿彌陀經,希望他去想去的地方。在死亡面前,根本沒有不捨的餘地。像經歷過喪子的洄如菩薩說的:不然可以怎樣?

很多時候的不捨,在當事人來說,速戰速決反而更好!所以我們繼續活該活,直到業緣盡了的那天。

開竅後的軒兒,對大海(泳池)欲罷不能,他怎麼會不捨曾經小海呢?
发表在 Diary | 留下评论

無事於心

星期二 雨天

我與這個世界,開始有了新的連結。刷牙的正確方法、食物的基本營養素,運動冒汗的功能,禪修是淨化心得解脫的不二法門。。。到了42歲,患癌後才意識到這種種與自己的關係。

業緣未了,我存活下來,難道就是為了一層層揭開這面紗。打坐時調飲食、調睡眠、調身、調息、調心;外圍的調整功夫如此差勁,然堅信不怕慢只怕站。

軒兒要告別幼兒園,即將步入了另一個階層,他欣然接受,他娘卻萬般不捨。看著他一天天地融入這個世界,每天幻想著長大後要怎樣怎樣?對水又愛又怕的軒兒,昨天首次自如地在大泳池涉水。

一個不留神,小菩薩跨了一步;他娘卻彷彿原地踏步。軒兒是個需要鼓勵的孩子,他娘亦是。以軒兒為學習對象,為自己加油!

在這調養的12月,學習著方丈和尚說的無事於心,無心於事。並非每天無所事事,早上去公園打太極氣功。中午弄一些五顏六色的餐點,閱報讀書長長知識。更有時間張羅晚餐了。打氣功兩周下來發現,自己沒那麼怕冷了,五臟六腑在冷水澡下也沒發抖。

發願戒掉導致肚子脹氣的咖啡或西洋茶或冷飲

今早練完氣功,師傅給我一張腳底按摩的藍圖和一隻他親手作的按摩棒,分享腳底按摩對他眼疾的幫助,73歲的他如今甩掉配戴已久的眼鏡,可以很好地看到外面的世界。師傅勉勵說求醫不如求己。

對眼睛好我感興趣,看這世界,除肉眼要好,心眼更要正。在這裡住了10年,首次有機會去拜見公園練功已久的師傅。感恩這個遇見的機緣。

書架上竟然有一本:求醫不如求己
发表在 Diary | 留下评论

驪歌響起時

星期一 晴天

軒兒畢業了,幼兒園。

畢業典禮上,我是滿滿的感動。尤其孩子們唱完爸爸媽媽謝謝您過後,軒兒滿心期待地送上禮物。

身懷軒兒之時,知道有這麼一所學校,就決定讓他讀檀華兒童樂園。

在這裡,幾乎不知道他在學校做什麼,只知道軒兒是個快樂的小孩。

身為母親,沒有老師們的耐心,四年來配合著老師的引導,造就現在還充滿童真的軒兒。

這過程軒兒成長很多,相信這些軟知識在他心裡紮根。老覺得選對學校很重要。

非常感恩檀香吉隆坡分院,有這麼一所佛教幼兒園,有這麼美好的學習環境。謝謝老師們,一切盡在不言中。

軒兒的娘萬般不捨,路依然往前走。

祝福軒兒,祝福他爹娘。

在結束幼兒園生活之際,軒兒終於不咬手指甲了。幾年沒幫他剪指甲的娘,動作有點生澀。
发表在 Diary | 留下评论

約定龍華三會

星期五 陰天

今天圓滿梁皇寶懺,在人生有過患癌的經歷後,深刻感受到可以用色身拜懺的珍貴,感恩盡在不言中。

現在的喜悅,和最初拜懺的法喜不一樣了。說不出具體的分別,覺得對梁皇寶懺的內容又更熟悉了,也更知道如何自處,度過餘生。

當初踏入社會三四年間,依稀記得學佛路上非常孤單,曾發願能有同參道友。2010年8月,獲悉金龍山有梁皇寶懺,我決定獨自上山去。收拾了行李,加上枕頭和棉被,去程不知可否掛單,心情忐忑。回想起來,非常感恩當初的自己,鼓起這麼的勇氣,因此迷迷糊糊地過上幾天晨鐘幕鼓的寺院生活。

那一次,開啟了另一番的視角。早晨被鐘聲吵醒,賴床的時候,不知名的師姐告誡鐘聲響而不起床會墮蛇身。上早課的時候,完全被大殿內的楞嚴咒攝住,圍繞在梵音之中。還有首次拜梁皇寶懺被那禮佛的唱誦所吸引,引發後來學習梵唄的啟蒙。

圓滿第一次梁皇寶懺,漸漸覺得學佛路上不再孤軍作戰,曾經發的願慢慢在發芽。原來,那一程是如此重要。

相隔13年,若沒記錯,我全程參與過5次梁皇寶懺。兩次在金龍山,兩次在法鼓山,一次在甲洞彌陀極樂精舍;其中兩次是椅子區。感覺椅子區少了真誠,然這次唯有隨順術後的因緣。能夠參與並圓滿,就已經阿彌陀佛咯!

以前只純粹禮拜,這次比較可以跟得上發露的懺文。知道皈依三寶實在太重要;了解怨懟是由於親近而產生。眾生在怨懟中的身語意三業,就是墮入三途的苦因。佛菩薩不忍眾生為了一念的貪瞋癡,導致將來要招感苦果,因此苦口婆心勸勉眾生要珍惜人身,老實修行。

這次的拜懺印象比較深刻的,在卷3的出懺文中,看到“永脫三途之報,常生三寶之家”,這是我的嚮往,希望所有眾生亦如是。另外就是監香法師的兩段開示:1. 我們理應斷苦因,勇於接受苦果,進而為他人著想,廣結善緣;那我們的身邊則會越發變好。

2. 釋迦牟尼佛的本生故事,有一世菩薩去到鐵圍山,親眼目睹無窮無盡的眾生在城內,被頭上的火輪燒成灰而亡,又復活重複著一樣的苦。我當下很有畫面感,想說要怎麼擺脫這週而復始的苦,但世尊前身的菩薩看到這芸芸的眾生,想到的卻是代替這些眾生接過火輪,讓他們出城去。聽完後很壓抑,有那麼一絲絲的慚愧。

原來,監院法師說的寧可接受所有外在的因緣,都要守好自己的善業,說的就是這個意思。也許,星雲大師說的吃虧等於占便宜,也是這般的詮釋。字面上的意思,至今有了一些體悟,是這次拜懺法喜的來源。

另一個感動就是為法界六道群靈受幽冥戒,相繼為父母受戒後,這是第3年圓滿,法會非常攝受。在彌陀聖號中,原來是最接近父母親的。

感恩所有成就的因緣,迴向的時候,我想著所有遠近的義工、想著芸芸有緣的眾生。希望未來能把梁皇寶懺當成年度定課。龍華三會願相逢,彌勒佛前親授記。到時見!

莊嚴壇場的背後,感恩所有成就的人事物 🙏
发表在 Buddhism | 留下评论

有朋遠來

星期六 雨夜

昨天寫完篇章,一霎那間想起父親生前常說:是福不是禍,是禍躲不過。現在想起來,這句話原來就是:何懼之有?反正每個發生,都往好處想,也許每個發生,都是成長歷練,而非是什麼禍害!

一週前,大學友人告知好友要從新加坡回來。後來才知道原來她是發請柬來的。雖然一年前答應出席婚宴,非常希望可以親眼見證好友步入幸福,並獻上祝福。然而這一年來因緣輾轉,得知要動手術,尤其相公無法同行,我被迫打消遠行的念頭。

所以好友這次回來,我心心念念想見上一面,當面解釋為何無法成行。對於自己狀況鮮少明言,卻能夠告訴偶爾見面的大學好友。這是挺出乎意料的,主要兩位都是好朋友,一個無法同行,一個無法出席婚宴。

術後被禁止開車,唯有委託素來好心腸的麗娜過來接我,藉機說出緣由。簡短的車程,我聽到麗娜訴說流產經歷,言談間發現她雖輕描淡寫,卻始終是心頭的一樁事。我也聽出她丈夫對她的關愛與呵護,真替她感到高興。

和珮婷簡單的交流,也彼此知道近況。雖已簽字註冊的她,還是問了是否找到可以託付終生的那個人?她盡說對方的優點,在家人呼聲懸殊之際,她覺得有個人陪伴是重要的。莫名地感覺到她的壓力,然希望她幸福!

與好友的未過門丈夫提起我們在大學認識的點滴,瞬間發現在座有5位原創工委,然後大夥兒就開始絞盡腦汁,談起之前社服的各個小組。原來早已湊不起來,反正,珮婷和我是康樂組就對了。

人生就是一個又一個的坎,過去了就好了。前方有太多種可能,走得平坦固然不錯,一波三折也蘊藏著不一樣的學習。

有朋遠來,能夠短暫相聚,有一次是一次。感恩。

21年的老朋友,約在 Nu Sentral,吃著傳統的娘惹糕點。
发表在 Diary | 留下评论

何懼之有?

星期五 晴天

今天想談談恐懼。

娘在世的時候,知道我是個畏懼的人。她常安撫我,陪伴我度過很多的害怕、恐懼。後來,她曾跟我說:“甭怕的,時到時登”。福建話的音譯,應該是這麼寫,意思是若(畏懼的事情)真發生了,才來面對。

我的恐懼,源自哪裡?

以前啊,我會患得患失,得到很開心,失去則傷心。現在啊,我並非一直想得到;對於失去雖仍有不捨,但相較以前,接受程度高了。

漸漸地,我發現畏懼來自於:心中有譜,心裡有想要的模式,若偏離了這個譜,好像會天塌下來。其實,哪有這麼嚴重,就是活在這種方程式太久了,自己似乎難以擺脫。

這是苦,並非我在苦。明明知道是苦,是誰要擺脫這種苦?

最近聽聖嚴師父講楞嚴經,講到四種顛倒的以苦為樂,師父一語道破:苦是來自不甘心、不甘願。

我少年時喜歡的作者張曼娟老師,從寫青春年華到如今的照顧者情懷。幾十年時間的洗禮,耳順後的老師自成一派,擁有事業、親情,仍不忘照顧自身外表儀態,也時常到處去旅行。看著老師,覺得挺幸福的。

才過了不惑之年的自己,雖然亦有事業、家庭、和宗教的寄託。我依舊畏懼,害怕無常的那一瞬間,自己無法接受。其實我想自己的心力也不至於那麼懦弱,但打心底就是還被一絲絲的憂鬱籠罩著。現經已開始在醫院交涉,越來越體會:除了生死,其他都是小事。

自母親往生後,越發覺得做人好累,明明知道最終會死去,卻還得好好地活著。我跟相公說,他說之前也有過這種念頭,後來就隨順整個因緣流。由於有宗教的概念,了解生命的可貴在於可以修行,但好像還是使不上力,沒有用功地趨向還滅、不再輪迴生死。

概念都了解,卡在哪兒呢?

我想這段路,大概是自己發願要走過的。從以前勞勞碌碌的生活,如今就隨順著因緣。該動手術就及時處理;該做基因檢測就做;該處理的牙齒問題就不要怠慢,這些都是功課。我發願哪天把這些經歷分享,激勵更多的人,師父說的四它,真的最好用。

這一路,每個遇見的剛剛好,我心存感恩,真的!

感恩我的菩薩伴侶,他問說:要是換著是他進院,我是否會請假陪他?當然,希望他健康啦!
发表在 Diary | 留下评论